吴中区教师微型课题《中班户外涂鸦主题的开发 》结题报告书
课题 名称 | 中班户外涂鸦主题的开发 | 申请结 题时间 | 2022.8 | 申请人 | 陈玉兰马雁凌 |
结题 报告 摘要 | 本文围绕《中班户外涂鸦主题的开发》进行展开叙述,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筛选合适中班幼儿自主表达、表现的主题活动,并把握幼儿户外涂鸦区涂鸦活动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 ||||
问题 提出 | 户外涂鸦区是幼儿园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给幼儿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户外涂鸦区中课程的选择和运用是极其重要的。随着课程游戏化的进程,有关户外涂鸦区的新思想和新理论不断注入幼儿的实践中。教师们在观念上对户外涂鸦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尤其是关注园本课程受到了教师们的足够重视。 户外涂鸦区活动是幼儿借助美术材料来表达自我认知的一种活动,对于初识世界的幼儿来说,主题活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幼儿的选择行为、操作行为、认知发展和创作的作品。《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指南》在教育建议中也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户外涂鸦区活动中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户外涂鸦区主题选择形式单一,幼儿表现形式不丰富,主题选择多以植物、动物为主,忽视了涂鸦活动的多样化,从而限制了幼儿在户外涂鸦区活动的创意性的发挥。 2.户外涂鸦区主题选择的局限性,只关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没能充分挖掘孩子生活中、游戏中的题材,来激发幼儿对“玩美”活动的兴趣。 3.幼儿户外涂鸦区活动主题内容选择的自主性有待加强,有待于从主题活动运用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进行探究。 | ||||
研究对象与步骤(清晰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研究不同阶段完成的任务) | 研究对象: 中3班,通过前测我们发现他们的现状是这样的: 1.孩子们对户外涂鸦区的涂鸦活动兴趣度不高。 2.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涂鸦的兴趣度正逐步下降。 随着课题的开展,在后测中我们有了以下发现: 1.孩子们对户外涂鸦区的涂鸦活动兴趣度明显增加。 2.通过“学习故事”的记录也显示孩子们的涂鸦活动的持久度延长了,互动的方式多样化了。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首先查找资料,对教师进行调查问卷,确立课题名称。 第二阶段开题论证阶段: 1.确定研究内容,搜集相关课题研究资料,完成“前测”。 2.课题小组进行学习活动,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校级开题论证工作。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1.展开具体的研究,从3项研究内容推进课程的研究。做好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积累、保存研究资料。 2.有阶段性、有针对性的研究,不断完善调整实施方案,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撰写案列报告、结题报告,整理相关论文,形成相关研究的案例集。 2.完成校级结题。 | ||||
实践操作过程与方法(完整描述研究过程中如何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及具体研究措施推动研究进程,形成策略) | 实践操作过程: 1.前期我们针对幼儿户外涂鸦区主题开发的现状对我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整理出了教师的一些困惑,从而确定了对主题开发的研究。 2.课程的开发,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户外涂鸦的内容和相关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改,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 我们从季节、本土资源、教材三个方面进行思考,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具有特色的主题进行开发。 3.效益的评估,我们想到的是对孩子的评估和对主题效果的评估。对孩子的 评估我们将通过观察记录以及前后测试评估来发衡量孩子能力的发展,如孩子关 注时间、孩子的思维拓展等方面。对主题活动效果的评估主要通过涂鸦的持久度、 幼儿关注度百分比使用范围、教师投入精力与主题的效益是否成正比。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在微型课题实施过程中,以幼儿为单位,通过对比研究,找到共性问题,或提炼有效策略。我们将分“幼儿”和“主题开发”两条线同时铺开,针对幼儿通过个案研究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关注其能力的发展;针对主题开发本身从同一主题活动的不同玩法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于同一主题的反馈这两个维度来研究。 2.观察研究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户外涂鸦区的活动中的行为(如对主题性涂鸦的关注度、关注时间持久度、思维的拓展等),归纳与分析,提供支持策略。 3.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在现下开展的主题活动遇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提取。 4.文献综述法:运用已有文献初步了解现下户外涂鸦区主题开发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可借鉴的经验。 5.观察法:在户外涂鸦区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 ||||
研究成果:实践效益与理性认识(描述通过研究取得的实践的及理论的成效) | 经过一年的研究,在两位课题成员的努力下,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形成了初步的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经过归纳总结,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成果。 (一)幼儿方面的收获 开发的户外涂鸦主题在涂鸦过程中很适宜,也形成了鲜明了涂鸦环境特色,其他班级也争相模仿。幼儿的收获主要从户外涂鸦区主题开发的评估表的部分内容和学习故事的记载两方面来体现。 1. 户外涂鸦主题活动深受幼儿欢迎 统计表(注:在一周的时间里,中3班全班15名幼儿,其他涂鸦活动和主题涂鸦活动请幼儿自主选择。每名幼儿由1位教师进行测评,每项内容里有2项子内容供教师测评) 内容测评情况(自选涂鸦内容)测评情况(设定涂鸦主题)幼儿平均每天参与涂鸦人数(共15人)人数占总人数%人数占总人数%2141386参与涂鸦次数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109118136073716368从表格数据可以体现幼儿对主题涂鸦活动的关注人数所占百分比和参与频次明显高于其他涂鸦活动。 2. 幼儿与户外涂鸦主题活动的互动 主要通过教师记录的学习故事来体现。从教师细致的学习故事描述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幼儿对户外涂鸦主题活动的专注时间比较长。 (2)幼儿对户外涂鸦主题活动的自我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 (3)幼儿两两合作能力明显提高。 (二)教师方面的发展 1. 优化教师对主题开发的能力 经过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1)较其他涂鸦活动,主题涂鸦活动在持久度上占明显优势,幼儿比较感兴趣。 (2)在开发的范围的广泛性,这两方面的优势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对主题开发的认知。 (3)作品美观更是深受广大教师欢迎。 2. 教师形成一系列的操作模式 (1)挖掘主题活动中的元素,巧妙组织活动。 (2)根据幼儿发展需要,进行适宜的涂鸦活动。 (3)主题活动与其他活动进行融合。 (三)形成的文献资料 经过一年的积累,我们形成了“中班户外涂鸦主题开发”案例集,以便为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作参考。 | ||||
问题讨论与建议 | 前测的内容可以丰富一些。 可以增加一个成品集。 | ||||
学校鉴定结果 |
予以结题 (学校盖章) 2022 年 9 月 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