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5班谢平萍 12月观察记录
香山实验幼儿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观察记录
日期 | 2022.12.2 | 时间 | 10:00 | 观察者 | 谢平萍 | ||
幼儿姓名 | 王嘉琪、金果儿 | 幼儿年龄 | 6岁 | ||||
环 境 | 自然角种植区 | ||||||
观察目的 | 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 | ||||||
观察目标 | 了解民族文化,丰富认知获得成就感。 | ||||||
观察记录 | 分析评价 | ||||||
在一次猜谜活动中,当我说到“有土不在土里长,有叶不开花”的谜底是豆芽时,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议。一 位小朋友说:“大蒜的根也可以不在土里长。”另一个小朋友说:“蒜得剥皮才能长。”又有一位小朋友:: “蒜剥了皮还得用线穿起来才能长。”而且许多孩子都同意他的观点。于是,我给幼儿提出一个问题:如果 不剥蒜皮、不用线穿起来能不能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两种实验:一种是将蒜泡在水里,另 一种是将蒜种在土里。这两种蒜都不剥皮,不穿线。孩子们带着三个问题去进行每日的观察。第一、蒜不剥 皮,不穿线能不能长?第二、泡在水里的蒜与种在土里的蒜哪个长的快?第三、泡在水里的蒜与种在土里的 蒜哪个长的好?过了几天,孩子们天天都记挂着蒜宝宝有没有长大,孩子们也每天精心的照料着。一天早上,来的最早的董 梦越指着水泡蒜说:“这蒜长根了。”王昕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转身把种在土里的蒜拔出来看看说:“老师,这个也长根了。”这时一下子又来了好几个小朋友,他们也兴奋的冲过来,强着看看蒜的新发现。他们在比较蒜怎么都长出了根,他们觉得很奇怪。 | 分析: 孩子们是在观察比较、验证蒜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生长的结果。因为水泡的根是可以看到的,而埋在土里的 蒜,根本看不到。猜测无法与现实进行比较。所以孩子就自己把蒜从土里拔了出来,他们才能确信土里的蒜 长没长根。这是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决定的。我为他们的做法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没有在老师的引导 下进行探索,发现,说明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掌握了求证的唯一办法。第一位小朋友把蒜拔出来说 长根了,第二个小朋友不相信,也要自己看到后才确定是长根。这说明他并不相信别人告诉的知识,自己相 信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的。 下一步策略: 等长出来后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比较哪个长得快,并让他们说出为什么。 | ||||||
过了几天,蒜开始慢慢长高了。绿色是叶子,长的非常可爱。孩子们一下课就跑过去看看他们谁生长的高,谁长的慢。他们自己在分组,我们比赛,谁长的快。还为蒜苗宝宝加油。于是我利用午饭结束后时间,组织大家总结讨论,验证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结论很快就出来了,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第一:不剥皮,不穿线的蒜也能长。第二,水泡蒜长的快。可水泡蒜根部容易烂。第三,土里种的蒜长的好,而且时 间长。在测量哪个长的高的时候,又派生出何测量的新问题。有人说两个放在一起比,有的说用尺来量,手比等等。他们对蒜的探索已经转移到准确测量的研究中。 | 分析: 这次种蒜是在幼儿需求中不断生成的系列活动,它也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与主动探索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需求,将孩子感兴趣的问题转变为学习研究的问题。 下一步策略: 引导孩子寻找生长快慢的答案,找出决定植物生长的条件。 在平时活动中发现教育的契机。 | ||||||
分析: 伴随蒜的种植与生长,孩子们经历了确立研究的问题,提出假设于猜想,验证各自猜想,积极共同寻求答案,这样一个种植活动过程,由此生成一个又一个教育契机。面对孩子们的各种疑问,我们有针对性为孩子创设环境,在自然角中,用不同的方法种蒜,使自然结果的反馈能够针对性幼儿的认识发生,便于幼儿带着问题与猜想,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调整,丰富和发展认识。 | |||||||
4
香山实验幼儿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观察记录表(学习故事)
日期 | 2022.12.8 | 时间 | 起始时间:10:20 结束时间:10:30 | 观察者 | 谢平萍 | |
幼儿姓名 | 韩天乐、唐骏鸿 | 幼儿年龄 | 6岁 | |||
环 境 | 菜地 | |||||
观察目的 | 认识各种植物 | |||||
观察目标 | 培养孩子如何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观察 | |||||
观察 记录 | 我带着孩子们在种植园里给青菜除草,每个班都种了不一样的蔬菜。我走到孩子身边,幼:“谢老师,我们在除草。”于是我问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幼:“不知道。”我又指着韭菜道:“这个呢?”幼:“不知道。”“大蒜”。有的孩子对种植园里的植物能认识,可还是有部分孩子对这些植物不认识。 | |||||
分析 评价 | 我们的种植园虽然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可是老师对孩子们的植物的生长及特征很少给予提示,可能因为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就处在农村,觉得孩子们应该自己知道,可却忽略了孩子们为什么会知道?所以从开始种植植物开始,老师就要给孩子们抛出问题,让孩子自己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进行有目的观察,如:我们在种植园里种植了青菜和白菜,你们能区别他们吗?青菜的径是什么颜色的?叶子又是什么形状的,颜色的?白菜的径是什么颜色的?叶子又是什么形状的,颜色的?青菜和白菜的叶子有什么不同?根有什么不同?他们的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只有孩子自己带着问题去观察,才能更好的去发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征,才能积累自己的经验。 | |||||
支持 策略 | 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后,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知道了不同植物的根、叶子等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不同的植物间会相互的进行比较了,会相互的讨论了。有的孩子还会在观察中提出点问题来,让其他的孩子来思考,一起总结得出结论。 | |||||